智慧水务在节约用水方面的创新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智慧节水+合同节水模式
结合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将用水计量设备、传感器、网络、移动系统与水务信息系统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与处理的智能节水方式。同时,通过合同节水的方式,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服务,分享节水效益。
02、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
基于较为成熟的智慧用水监测平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单位用水管网模型,研究用水趋势分析模型和精准预警预判技术,进一步实现智慧水务管理,提升处置能力和用水效率。
03、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例如,复旦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改造安装二级计量水表,在厨房、浴室等重要部位安装三级计量水表;在学生浴室安装淋浴水龙头IC卡计时计费管理装置;在深水井旁加装储水箱、循环泵装置,敷设配套管道至垃圾房、绿化带和景观里,将回扬水用于绿化灌溉、垃圾房冲洗、道路清洁以及景观补水等。
04、中水回用与雨水回收利用
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目的的供水系统。它适用于浇洒绿地、洒扫卫生、冲洗路、站、台、库,景观用水,消防补给水、水冷却循环补充水、冲车用水等。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后,经过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它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排污费用,优化生态环境。
例如:在综合体育馆地下室设置中水回收处理站,收集泳池溢流水,经达标处理后,用于卫生间冲厕及绿化浇灌,年节水量约2530立方米。安装雨水回收系统,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和景观补水,年节水量约3560立方米。
05、智慧用水数字化管理
园区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实施园区用水户数字化集中管理,做到”一网通用、一网可查、一网可见、一网监测',实现对园区用水户的在线实时监测,并且能够及时发送各类用水报警通知、养护通知等。
06、用水终端改造提升
对标国家节水相关标准,用水终端改造主要包括供水加压设施、储水设施、管道等改造或维修、用水器具的更新换代等。
例如,福建理工大学对标国家节水相关标准,对学校的洗手盆、水龙头、小便器、蹲(坐)便器、淋浴喷头、食堂用水设备、绿化灌溉设备进行全面更换,确保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安顺学院通过用水终端节水器具升级改造、管网改造与漏水修复、非传统水源利用、节水宣传推广等工作,实现节水改造。配套恒压恒流高效自动节水器后,支管管径直接根据恒压恒流高效自动节水器的额定流量设计计算,不但能保证支管上的水龙头全部正常出水,而且支管管径减小、节约支管建设成本30%以上,可节能20%以上。
07、大数据靶向漏点精准定位修复
利用窄带物联网远传设备收集大量数据信息并进行各种定量、定时对比,从大数据中发现漏点并精准定位,定位精度可达1平方米以内,有效提升节水工作效率。
福建理工大学与节水服务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园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DMA分区结合树型结构,融合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智能终端产品建立物联网感知层,实时监测供水管网输配水效、靶向漏损区域,分析漏损类别和漏损情况。利用窄带物联网远传设备收集大量数据信息并进行各种定量、定时对比,从大数据中发现漏点并精准定位,定位精度可达1平方米以内。依据系统靶向的区域范围,探漏专员在凌晨夜深人静时进场探漏,准确定位漏点并修复,避免大面积开挖,有效提升节水工作效率。本项目仅建设期就共修复漏点200余处,截至2023年底,共计发现并修复各类地下漏点462处。
热门关键词:过程尝水反监测仪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表、水质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