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水利部发布了《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提出小水电站是生态流量监测的实施主体,具备条件的小水电站都应开展生态流量监测。
为做好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有效监管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水利部组织编制了《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平台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01生态流量是什么
生态流量是指为维护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而保留的、具有特定水量和水质特征的水流。它是根据特定生态系统的需求和生物群落的生存要求,调节和保持水体流动的水量。
生态流量的设定和维护旨在保证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通过保持适当的水位、流速和水质,生态流量可以促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迁徙、繁殖和栖息,维持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河流和湖泊的水体健康。
生态流量的设定应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物种的生态需求、环境影响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这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和可行性,确定适当的流量范围和时机,以满足生态系统的需求和保护目标。
对于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确保适当的生态流量对于维持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02我国的生态流量制度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了生态流量是重点任务,特别是要重视保障枯水期的生态基流。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设立生态流量保障制度的法律文件,明确了生态流量保护的三个方面规定:
① 建立生态流量标准和管控指标;
② 将生态水量纳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③ 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工程日常运行调度规程。
生态流量监测相关技术标准
1.《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1295-2023)
2.《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1296-2023)
3.《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 712—2014)》
4.《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SL/Z 479-2010)》
03.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
1. 水量平衡法:通过测量入流和出流水量,计算水体的净流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水生态系统,依赖于雷达流量计、或者其他水文流量测量方法计算。
2. 水位-流量关系法:基于水位与流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测量水位变化来估算生态流量。可以用水位测量方法进行计算。
3. 水动力学模型法:利用数值模型或物理模型模拟水流运动过程,计算水体的流速和流量。这种方法需要详细的地理和水文数据,并且需要专业的水动力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4. 水生态模型法:根据生态系统特征和生物群落需求,确定生态流量的合理范围。这种方法侧重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和经验确定合适的流量范围。
04.生态流量对水生态系统的意义
生态流量对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维护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具有关键作用。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流量为水生态系统提供了适宜的水量和水质条件,满足了不同物种的生存和繁衍需求。一些水生鱼类需要的特定的水量和水质条件下才能完成洄游、繁殖和栖息等关键生命周期阶段。
保护栖息地完整性:适当的生态流量有助于维持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栖息地完整性。水流的存在和稳定性对于维持湿地、滩涂、河床等栖息地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维护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适当的水流和水动力条件可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营养输送等生态过程,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缓解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有助于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的程度,适宜的水流条件可以帮助水生态系统更好地处理和降解污染物,维持水体的健康和清洁。
支持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生态流量的合理设定和管理有助于平衡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确保适当的水量供应,生态流量可以防止过度开采和水资源过度利用,使得水资源能够持续满足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热门关键词:过程尝水反监测仪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表、水质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