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源地安全监测
适用对象:水库、河流、湖泊等开放式水源。
传感器重点:除基础水质参数外,新增叶绿素 a 传感器(监测蓝藻)、总磷 / 总氮传感器(预防富营养化)、视频监控传感器(识别非法排污船只 / 人员)。
AI 重点:通过历史数据建模,预测蓝藻爆发周期,提前 7-15 天发出预警。
地下水源保护监测
适用对象:地下水取水井、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
传感器重点:新增水位传感器(监测地下水超采)、土壤含水率 / 重金属传感器(预防土壤污染渗透至地下水)。
AI 重点:分析水位变化与降雨量、取水量的关联,动态调整取水配额,避免水源枯竭。
水源地应急污染监测
适用场景:突发工业废水泄漏、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残留)等事件。
传感器重点:部署便携式快速检测传感器(如 COD 快速分析仪、重金属试纸传感器)+ 固定传感器组网。
AI 重点: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联动,10 分钟内判断污染类型、扩散速度,自动生成应急处置路线(如关闭取水口、投放净化剂)。
二、供水管网漏损监测
主干管高精度漏损监测
适用对象:城市直径≥DN500 的供水管网(压力高、漏损量影响大)。
传感器重点:高频率压力传感器(1 分钟 / 次数据采集)、声波传感器(安装于阀门井,捕捉漏点振动声)。
AI 作用:通过压力波传播速度算法,将漏点定位精度缩小至 5 米内,减少路面开挖范围。
小区支管 / 入户管漏损监测
适用对象:老旧小区支管(DN100-DN300)、居民入户水表前管道。
传感器重点:智能远传水表(监测夜间最小流量,识别户内暗漏)、管道腐蚀传感器(预防老旧管道因腐蚀破裂)。
AI 作用:对比同小区同户型用户的用水数据,自动标记 “异常高耗水户”,推送漏损提醒至物业和用户。
适用场景:夜间(0:00-5:00)用户用水极少时,排查管网自身泄漏(非用户端问题)。
传感器重点:低功耗流量传感器(持续监测管网总流量)、压力稳定传感器(识别静态压力异常下降)。
AI 作用:自动计算 “夜间最小流量阈值”,一旦超出则判定为静态漏损,次日生成巡检工单。
适用对象:穿越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的管网(维修难度大,需提前预警)。
传感器重点:管道位移传感器(监测地质沉降导致的管道变形)、压力 / 流量双参数传感器(双重验证漏损)。
AI 作用:实时监测位移数据,当变形量接近安全阈值时,提前关停上下游阀门,避免管道断裂引发大面积停水。
三、水处理厂智能运行
适用环节:水厂进水端(原水净化第一步)。
传感器重点:原水浊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藻类传感器。
AI 作用:根据原水浊度和水温变化,自动调节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避免 “药加少了处理不达标,加太多浪费成本”。
深度处理环节监测
适用环节:滤池、消毒池(保障出水水质达标)。
传感器重点:滤池水位 / 水头损失传感器(判断滤料堵塞情况)、余氯传感器(控制消毒效果)、出水 TOC 传感器(监测有机物残留)。
AI 作用:当滤池水头损失超标时,自动触发反冲洗;根据出水余氯数据,动态调整消毒剂投加量,确保末端用户水龙头余氯仍达标。
适用环节:水厂污泥脱水、干化环节(减少固废污染,降低能耗)。
传感器重点:污泥含水率传感器(监测脱水效果)、污泥浓度传感器(优化脱水药剂投加)、能耗传感器(监测脱水机用电量)。
AI 作用:建立 “含水率 - 药剂用量 - 能耗” 模型,找到最优运行参数,比如在保证含水率≤80% 的前提下,降低药剂和电费成本。
四、二次供水安全监测
适用对象:高层小区地下 / 楼顶水箱(易滋生细菌、存在死水风险)。
传感器重点:水箱液位传感器(避免空箱或溢水)、水质多参数传感器(余氯、浊度、细菌总数)、水箱盖状态传感器(防止人为破坏或投毒)。
AI 作用:当水箱余氯低于 0.05mg/L 时,自动启动消毒装置;识别水箱盖异常开启,立即推送报警信息至物业。
二次供水管网监测
适用对象:小区内从水箱到用户家的支管(易因压力波动导致爆管)。
传感器重点:管网压力传感器(监测不同楼层压力)、流量传感器(识别支管堵塞)。
AI 作用:根据早中晚用水高峰(如 7:00-9:00、18:00-20:00),自动调节水泵频率,确保高层用户水压足够,同时避免低层管网压力过高爆管。
二次供水能耗优化监测
适用场景:物业关注的水泵运行能耗(二次供水电费占小区能耗的 15%-20%)。
传感器重点:水泵电流 / 电压传感器(监测能耗)、用水量预测传感器(结合历史数据预测用水高峰)。
AI 作用:通过用水量预测,提前调整水泵运行台数(如高峰时开 2 台,平峰时开 1 台),降低无效能耗,每月可节省 10%-15% 电费。
雨水管网内涝预警监测
适用对象:城市低洼路段、地下通道的雨水管网。
传感器重点:管网液位传感器(监测积水深度)、降雨量传感器(联动气象数据)、视频监控传感器(直观查看路面积水)。
AI 作用:结合降雨量和液位数据,提前 30 分钟预测内涝风险,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交管部门(封路)和市民(绕路提示)。
污水管网防溢流监测
适用对象: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工业区污水管网(避免污水溢流污染环境)。
传感器重点:管网液位传感器(监测污水水位)、COD / 氨氮传感器(监测污水浓度,识别工业偷排)。
AI 作用:当管网液位接近溢流阈值时,自动开启提升泵;若监测到污水浓度异常(如 COD 骤升),定位偷排企业位置,推送至环保部门。
排水泵站智能调度监测
适用对象:雨水 / 污水泵站(核心调度枢纽)。
传感器重点:泵站进水流量传感器、水泵运行状态传感器(电流、转速)、出水压力传感器。
AI 作用:根据进水流量动态调整水泵运行台数和转速,避免 “泵站过载” 或 “水泵空转”,同时平衡周边管网负荷,减少积水。
河道 / 排洪沟水位监测
适用对象:城市周边河道、排洪沟(防汛关键环节)。
传感器重点:河道水位传感器(监测水位变化)、水流速度传感器(判断洪水演进速度)、岸坡位移传感器(预防滑坡)。
AI 作用:结合气象预报和水位数据,预测河道洪峰到达时间,提前开启闸门泄洪,避免漫堤淹城。
六、污水处理厂专项监测场景
适用环节:污水厂进水格栅、调节池(避免高浓度污水冲击后续工艺)。
传感器重点:进水 COD / 氨氮 / TP 传感器(实时监测污染物浓度)、流量传感器(统计进水总量)、格栅堵塞传感器(监测垃圾堆积情况)。
AI 作用:当进水 COD 突然超过 3000mg/L(或氨氮超 50mg/L)时,1 分钟内触发 “高负荷预警”,自动调节调节池停留时间,或启动应急药剂投加装置,避免生化系统崩溃。
生化处理工艺优化监测
适用环节:曝气池、缺氧池、二沉池(污水净化核心环节,决定出水是否达标)。
传感器重点:溶解氧(DO)传感器(控制曝气效率)、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传感器(监测微生物浓度)、ORP 传感器(优化脱氮除磷反应环境)、二沉池泥位传感器(防止污泥流失)。
AI 作用:建立 “DO-MLSS - 出水水质” 关联模型,自动调节曝气风机风量。
污水厂污泥处置监测
适用环节: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污泥外运环节(避免污泥二次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传感器重点:污泥浓度传感器(优化浓缩时间)、污泥含水率传感器(监测脱水效果,要求外运污泥含水率≤60%)、污泥称重传感器(记录外运量,防止偷排)、恶臭气体传感器(监测 H₂S、氨气浓度)。
AI 作用:根据污泥浓度自动调整脱水药剂(如 PAM)投加量,在保证含水率达标的前提下,减少药剂浪费;若监测到外运污泥含水率超标,自动拦截运输车辆并触发整改。
出水排放合规与应急监测
适用环节:污水厂出水口(需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传感器重点:出水 COD / 氨氮 / 总磷 / 总氮在线监测仪(实时上传数据至环保部门平台)、pH 传感器、浊度传感器、视频监控传感器(防止人为篡改监测数据)。
AI 作用:实时比对监测数据与国标限值,若出现超标趋势(如氨氮接近 8mg/L),自动回溯前序工艺参数(如曝气时间、药剂投加量),定位问题环节;同时生成应急报告,同步至环保部门,避免处罚。
热门关键词:过程尝水反监测仪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表、水质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