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取水、送水与水处理的多环节、高能耗特点,使“看得见、算得清、控得住”的用电数据成为老旧水厂转型的第一抓手。本文给出一套面向老旧水厂的分阶段改造路线与技术架构:以非侵入式快速接入为起点,构建边缘汇聚与协议统一的“数据底座”,叠加能耗分析与运维协同的业务应用,最终实现从“无数据”到“有数据、会分析、能优化”的智能化跨越。
1. 背景与目标
挑战:老旧水厂普遍存在电表缺失或型号混杂、通信链路不统一、数据孤岛、人工抄表滞后等问题,难以支撑精细化控能。
目标:以最小停产影响、最低接入成本,完成全量关键点位用电数据的实时采集、可信传输、集中存储与增值分析,并与既有自控/生产系统协同,驱动节能降耗与安全提升。
2. 需求分析
2.1 数据采集
设备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能等;
设备状态:泵机启停、频率/阀位、保护动作;
工艺参数:流量、压力、水位、浊度等(用于能效关联分析)。
2.2 实时监测
多维可视化(总览驾驶舱、分厂/分区看板、单设备曲线);
报表中心(日报/周报/月报,支持班组核算)。
2.3 数据分析
单位产水能耗(kWh/m³)与班组/工艺段对比;
设备能效评估与排名(泵工况点-效率曲线比对);
基准/标杆对比与节能空间测算。
2.4 报警与预警
阈值、趋势、环比、复合逻辑(如“功率跃迁+工况异常”);
预警分级与闭环(告警→工单→处置→复盘)。
2.5 系统集成
与PLC/SCADA、生产管理、运维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支持南向多协议,北向标准接口(OPC UA/MQTT/REST)。
3 .老旧水厂的典型痛点
无感:关键回路未装表,或仅总表;
不通:RS-485、开关量、自定义报文并存,网段割裂;
不准:采集频率与时间基准不一致,数据对账困难;
不稳:链路老化、干扰大,易丢包;
不可用:有数据但无法形成可用指标与决策闭环。
4 .“从无到有”三阶段实施路径
Phase 0:盘点与快装
资产普查与“一张图”点位清单;
关键回路分体式互感器(开口式CT/Rogowski)+便携采集器快速挂接(不停电或短停);
先覆盖“80%能耗”的20%关键点位(取/送水主泵、鼓风机、加药、压滤等)。
Phase 1:边缘汇聚与协议统一
边缘网关(工业网关/智能DTU):Modbus RTU/TCP、IEC 60870-5-104、OPC DA/UA等协议适配;
本地缓存与补采(Store-and-Forward)、时钟统一(NTP/PTP);
·有线(以太网/光纤)与无线(4G/NB-IoT/LoRaWAN)混合接入,分区分层组网;
·数据治理:标签命名规范、采样周期与质量位(Quality Bit)定义、校准与审计。
Phase 2:平台上线与业务闭环
云/本地一体化能耗平台:时序存储、指标建模、可视化驾驶舱;
能效应用:单位产水能耗、泵组调度优化、低功率因数治理建议;
运维应用:告警联动工单、巡检NFC、备件与台账;
效益固化:节能项目看板、基准更新、年度复盘。
5 .关键子系统(与老旧场景的落地要点)
5.1 电力监控
柜级/回路级量测与遥信、遥控;配电室温湿度/烟感/水浸/有害气体联动排风。
建议:核心母线与主馈线优先上表,泵房回路细分到泵机粒度。
5.2 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
暂降/暂升/谐波/不平衡记录与溯源,输出治理建议(无功补偿、滤波、相序优化)。
5.3 电动机健康诊断
运行状态、起停次数、合闸电流、负荷变化率、绕组温升与振动趋势;
构建“热-机-电”联合健康模型,支持劣化早期预警。
5.4 电气消防
漏电、温升、弧光、过载、接触不良多参量监测;与消防系统干接点/联动。
5.5 能源管理—能耗分析
指标库:SEC(kWh/m³)、kWh/吨药、kWh/千Nm³风量、功率因数、峰谷占比;
场景:泵组并联/轮换策略优化、VFD(变频)节能评估、夜间低负荷策略。
5.6 智能照明
运行监测、远程集中控制、场景/定时、与消防/保安联动;地下厂房降本显著。
5.7 充电桩与分布式光伏
充电全流程监测与历史溯源;
光伏一次接线与组串实时/历史数据,纳入综合能耗平衡。
5.8 报警与运维管理
多级阈值(告警/预警/提示)、复合触发(电参+工艺)、静默时段与消警规则;
工单闭环:派发、到位(NFC/定位)、处置、验收、知识沉淀。
6. 选型与改造清单(示例)
计量与感知:多功能电表(0.5S级)、电能质量分析仪、分体式CT/罗氏线圈、电机保护器、振动/温度、流量/压力;
通信与边缘:工业网关/通讯管理机(协议栈丰富、断点续传、远维能力);
平台:时序数据库、可组态驾驶舱、规则引擎、报表引擎、工单与巡检APP;
配套:UPS、工业交换机、屏柜改造与端子整顿、线缆桥架与接地。
热门关键词:过程尝水反监测仪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表、水质监测站